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(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)
发表于 ・ 新闻
孩子签下的欠条
近日,一张“另类欠条”在徐州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走红,欠条中的借款人是个孩子,因玩游戏欠妈妈6000元,将通过家务和学习成绩“还债”。欠条里列出了详细的学习成绩抵扣欠款指标、各种家务劳动的报酬价格。记者了解到,孩子今年才10岁,他在拿妈妈手机玩游戏时,通过支付宝充值,仅仅8天就花掉1.2万元。最终,妈妈在公益组织“反网游欺诈吸费联盟”的帮助下,从游戏运营方处拿到了6200元退款。这位妈妈表示,让孩子写下欠条,一是让他记住教训,二是帮孩子战胜游戏瘾,将精力回到学习和生活中。
找到公益组织帮忙,逼着游戏运营商退还6200元
张女士认为,孩子今年才10岁,还不具备独立的认知能力,游戏运营商应当退还这笔钱。张女士还表示,1.2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,她每个月工资才2000多元。
张女士了解到,游戏的运营和收费方,是总部位于湖南的拓维公司。张女士联系后,对方并不同意退款。
无奈之下,通过网络查询,张女士联系到位于湖南的“反网游欺诈吸费联盟”的公益组织,该组织是由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颖等人牵头成立的,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玩网游被扣费后的维权事件。
记者联系到该公益组织发起人韩颖律师,她介绍说,根据《网络游戏暂行管理办法》等相关规定,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,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。提供服务时,应保证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注册,并绑定与该用户注册信息相一致的银行账户。民法中规定,限制行为能力人,超出起能力范围的交易额,有权主张撤销。
在韩颖律师的帮助下,经过多次交涉,拓维公司答应退还其中一天的费用,总额为6200多元。拓维公司表示,作为游戏公司无法识别用户究竟是未成年人还是家长,作为家长同样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。
让孩子写下欠条,通过学习和劳动“还债”
拿到退款后,张女士算是基本满意了,不过接下来她又面临着一个难题:如何让孩子吸取教训?打骂肯定不行,只是口头道歉又不能让他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,想了几天,张女士想到了让孩子写欠条的方式。
张女士根据孩子目前的学习情况,先罗列出通过学习成绩抵扣欠款的方法。为了鼓励孩子多参加劳动,她还制定了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具体项目表。
“因玩游戏欠款6000元,还款方式:通过做家务和学习偿还给妈妈,二年还完。”这张欠条看起来相当规范,不仅写明借款人姓名、日期,还按上了红手印。欠条下方罗列出详细的抵扣条款和劳动报酬价目表。比如:语文90分以上,奖100元,英语85分以上,奖100元。洗碗10元,拖地板20元,洗衣服20元。
张女士说,写欠条当然不是真的让孩子还钱,她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,让孩子将兴趣重新移回学业上来,同时,参加劳动获得报酬;也让孩子业余时间过得更丰富、更有意义一些。
张女士表示,初始阶段,她也会严格要求孩子遵照欠条履行约定。
类似的报道近来并不鲜见。福州11岁女孩小丽在“全民K歌”购买虚拟物品打赏主播,用妈妈的支付宝密码陆续花掉了4万多元;江西修水县9岁的小悦进入一个“我的世界”直播房间,在主播不停“点名感谢”下,先后打赏这位主播21054元;而上海的孙女士日前发现银行卡上25万元血汗钱“不翼而飞”。原来,是13岁女儿小卞打赏给了网络男主播……
网络打赏诱惑孩子的心
动辄就是数万元“打赏”,在孩子们不知不觉的嘻哈中被“消费”了,甚至都溅不起半点水花,这让那些平日里省吃俭用的家长们情何以堪。孩子们对于钱的额度没有太多的概念,或者平日里家庭、学校对此也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,一时冲动,大额打赏,当然应该吸取教训。而家长没有保护好支付宝、银行卡等的密码,也存在一定的疏忽。但当下的网络打赏机制,是不是也该有一些禁止性设定呢?
目前的打赏,尽管也有注册门槛,但并没有设定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,也没有身份证验证等步骤。而每一个参与环节,都会出现支付的小弹窗,对孩子,进行诱导、鼓励打赏。这样的设计深谙孩子的心理,甚至可以说专为孩子定制,其目的就是让你不花完卡上的钱就难以抽身。
监管部门不能再置若罔闻
其实,从技术层面看,这样的设定并不复杂。不是不能做,而是根本就不想做。对此,监管部门不能再置若罔闻,听任家长们为一个个熊孩子的懵懂行为操心,而应该尽快出台相关规定,明确限定网游打赏的限额以及单笔额度,并明确规定要有消费提醒。同时,对未成年人打赏也要有取消交易的相关约定。
网游也好、打赏也罢,都应该是对等的公平交易,而公平交易的前提,就是当事人应该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未满16周岁的孩子仍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,其行为远超过自己的认知,可以通过法律做无效认定。也即,未成年人未经父母许可所进行的大额消费,并不具有法律效力。
设置预防性的教育
网络世界中的无限制打赏,不仅击穿了法律规定,也对当下的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。当人们都在欢呼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,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,有必要针对互联网带来的消费陷阱,设置一些预防性的教育,以帮助孩子们提高鉴别、认知、适应能力?
教育本该与时俱进,不断增强学习能力。现在小学课程中的“道德与法律”,就不妨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,吸纳新知,勘破迷局,为孩子们提供更多、更丰富的知识养分。而不只是仍停留在空洞、虚浮的思想品德教育上。
九童圆梦综合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